今年以来,甲醇现货市场价格颓势不断,多数生产企业在现金流亏损边缘苦苦支撑。疫情期间,甲醇市场需求的断崖式下挫更是为生产厂家平添新忧。事实上,一季度,疫情给甲醇产业带来的影响已为甲醇产业链敲响一记警钟。如何在后疫情时代转型突围、险中求胜也成为涉醇企业所面临的重要的课题。近期,在与众多甲醇产业链企业交流时期货日报记者发现,针对当前甲醇产业链的困境,抱团取暖等方式已几乎行不通了,积极拥抱并运用期货工具成为当下涉醇企业的“保命方针”。

涉醇企业面临“生存”大考

2020年上半年,涉醇企业压力前所未有,生存环境堪忧。对于这一点,身处中原地区的涉醇企业也深有体会。

“河南虽然不是甲醇生产和消费的重心,但却是内地甲醇贸易的集散地,因而在区域化的市场背景下也备受市场关注。”河南某甲醇贸易企业相关负责人向期货日报坦言,当前甲醇产业链整体生存环境艰难,企业普遍面临生产亏损、销售困难、库存高企、罐容紧张、船货卸货困难等重重压力。“眼下,仓储门槛与仓储成本不断提升,进口船货滞港问题严重,甲醇贸易环节成本上升,经营风险骤增。”

河南某甲醇企业相关负责人也感慨地称,2020年,企业经历了一场“大考”,压力空前之大。“从公司组建到现在,企业经营形势从未遭遇过如此困难,产业链企业真到了一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

据他介绍,企业化工板块中有一半以上的装置由于当前经营形势的严峻、库存的压力,而被迫停产检修。

一季度,甲醇产业链整体遭受疫情影响。采访中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2月份,受国内交通管制影响,甲醇生产企业胀库严重,库存达到历史高位。受胀库影响,甲醇生产企业只能被迫降负或停车来缓解库存压力。据了解,2月份,国内有涉及产能超过1000万吨的装置降负或停车,2月中下旬,全国甲醇开工率达到62%,西北甲醇开工率达到71%,为近两年来的低点。

“在国内疫情形势严峻的2月,甲醛、二甲醚等传统需求大幅萎缩,据粗略测算,甲醇下游需求一度环比缩减30%—40%,加上短期公路交通受限,当时内地甲醇生产装置出现迫于库存压力而降负的情形,进入3—4月份,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外盘大幅下挫向内盘传导,内外盘套利窗口打开更是导致进口货源不断冲击我国甲醇市场。”兴证期货分析师林玲介绍说。

产业供需博弈深度加剧、上游生产端经营欠佳、下游需求端骤缩明显、港口库存不断攀升、低价批量进口货不断冲击等同步显现,造成甲醇期现价格创下历史新低。这也在进一步考验着涉醇企业的“生命线”。

“供应充裕格局不断压缩生产利润,甚至一度挑战企业的现金流承受力。一季度,多地煤制企业跌破完全成本,主产区西北1300元/吨亦触及到部分企业现金流水平,与历年同期盈利形成明显对比;而天然气制甲醇企业经营状况更为欠佳,期间亏损幅度在200—300元/吨。下游甲醛、醋酸、二甲醚行业虽有一定盈利,但利润较往年压缩明显,且MTBE处于亏损状态。”上述甲醇企业负责人表示。

经历了此轮重挫,不少涉醇企业感慨,在逆境下,企业能生存比什么都好。

“当前甲醇市场的供应充裕与高库存问题依然严峻,中长期来看,全球甲醇需求驱动趋弱,供应端新增产能释放仍在继续,由此生产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生存环境。”东证期货分析师杜彩凤表示。

对此,上述企业负责人也坦言,涉醇企业要有一种过紧日子,而且是中长期过苦日子的思想准备。即便市场已有所复苏,也不能盲目乐观,企业依旧面临着“生存”大考。

低谷下企业经营模式危中求变

继4月初创历史新低后,甲醇价格就一直在低位徘徊。甲醇产业链相关企业传统经营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

“在行情低迷和市场主流情绪看空的背景下,市场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导致贸易商蓄水池作用减弱,持续的低价将使得生产企业经营难以为继。”一德期货分析师史开放如是说。

面对价格的趋势性下滑,甲醇生产企业举步维艰,要么维持开车,忍受企业亏损和库存压力,保证市场份额,要么停车,暂时退出市场,或有可能永久性退出市场。当然更多的是要维持开车,在逆境中成为行业龙头企业。

对于贸易型企业而言,在当前港口库存满罐、厂家和社会库存大增的背景下,仅不断增加的仓储费用,就使其参与的难度大幅提升,因此凭借单纯低价囤货等待价格上涨出货的思路已无法适应市场变化,也亟须革新原有贸易模式。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面临不断变化的局面时,企业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不能坐以待毙。

为应对变化,今年以来,涉醇企业也在积极调整经营策略。生产企业多在最大化的促进销售,下游工厂则是尽可能地少量多次进行原料采购,以降低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形势下,涉醇企业对于甲醇期货的关注度也在进一步提升。

“在当前市场背景下,期现结合是大趋势。企业不应当以一条腿走路,而是要两条腿走路。”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叶伟乐表示,这需要企业运用期货去规避风险,减少企业的损失,而不能是仅仅依靠现货进行操作。

上述甲醇企业负责人也坦言,面对当前甲醇产业链的困境,抱团取暖等方式几乎行不通,必须走经营改革之路,以减少自身的损失。企业必须运用金融工具做好保护。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前,国内涉醇企业普遍有了运用期货的意识。“一般来讲,北方企业很少运用期货工具,但近期我们也陆续接到了北方涉醇企业想要了解如何运用期货去进行套期保值,这表明市场对期货的接受度在提升。”林玲称。

在叶伟乐看来,涉醇企业升级经营模式和经营思路是适应新业态发展的必然选择。期货市场本身作为风险交换的场所,不仅可以发现价格,而且可以进行保值增值,对企业产品进行管理和配置并能盘活库存。

例如在出货不畅库存高企时,甲醇生产企业会选择在期货上卖出套保,降低库存贬值的风险;甲醇贸易企业,会采用卖出套保锁定船货成本,或者利用基差贸易、点价等方式加快出货速度,缩短销售周期。利用现货和期货的基差,对其进行研判,发现其运行规律,以此增强其操作的灵活性,拓宽收益来源。

甲醇期货上市多年,目前的涉醇企业无论是生产企业、贸易企业还是下游企业,运用甲醇期货工具都具备一定的经验,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期货工具的运用,企业风险管理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些涉醇企业除了传统的套保、期现结合以外,目前还可以较好地运用甲醇期权等工具。特别是今年甲醇产业整体面临困境,企业运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做好风险管理的意愿就更加强烈了。”林玲如是说。

用好期现结合增强企业竞争力

从甲醇产业格局来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甲醇景气周期可能都将处于底部,这对涉醇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地利用期现结合降低经营风险成为更多企业的思考命题。

“就甲醇产业链而言,期现结合给企业提供了更多新的思路和方式。”金联创分析师王璞介绍,对于甲醇贸易商,面对船货卸货和出货周期延长的情况,可以运用期货进行卖出套保,锁定进口成本;面对下游需求不好、出货困难的局面,可以积极与下游客户运用基差贸易、点价等方式促进成交,加快出货周期;面对价格处于历史低位的甲醇,也有部分贸易企业想低价买货,可以利用期权组合的方式,做一定的下跌保护,同时享受一定上涨收益。

事实上,涉醇企业长期积累的一些期现结合的操作思路和方法还可以继续使用。“不过,对于涉醇企业来说,今年的行情更加多变复杂,节奏变化也更快。对企业而言,紧跟行情和企业自身的需求永远是第一位,万变不离其宗,金融工具的使用始终要从行情和自身需求出发。”林玲称。

“2020年国内甲醇装置投产较2019年有明显增加,受疫情影响上半年投产计划有延后,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会比较集中。而今年甲醇下游的MTO装置新增产能少于2019年,导致今年甲醇需求增量要少于2019年。所以今年下半年甲醇的供需矛盾会更为突出。”冠通期货研究咨询部经理王静说。

基于此,涉醇企业可利用期货,锁定近远月价差,根据现货市场状况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提高经营的稳健性。另外,库存管理对企业来说极其重要,尤其是处于下行周期的甲醇市场,过多的甲醇库存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通过期现结合,企业可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在期货市场上建仓,改善现货仓储压力,有效配置企业的实物库存和虚拟库存,使企业在经营、库存管理上更加灵活。”王静表示。

毋庸置疑,后疫情时代,涉醇企业可以探索期现结合增强企业竞争力,尤其是甲醇生产企业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在长协定价、库存管理等方面都有拓展空间。

涉醇企业要想做好期现结合,还需要做到“内外兼修”。在一德期货分析师史开放看来,涉醇企业内部要建立健全考核和风控体系,严格控制参与期货市场的风险敞口,防止投机;此外,做好内部研发,形成一手资源,对基差、区域价差等有自身的逻辑推演。“外部则要组织学习考察,向优秀的期现结合公司求取经验,完善自身参与模式。”

除了企业自身的不断“充电”外,还需要借助好期货公司这个“好帮手”。

“就期货公司而言,帮助涉醇企业更好地实现期现结合,需提供多元化的配套服务并进行新业务的探索,如仓单生成和注销服务、仓单质押与折抵、协同上下游客户对接、组织产业线上和线下交流座谈会、为客户提供场外期权服务、协助客户进行非标融资对接、打通刚参与期货市场的企业内部风控和制度流程、组织期货市场和产业的系统化培训等。”史开放如是说。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期现结合模式,在生产经营中,企业一定要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上述甲醇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做到戒骄戒躁。在困境中努力谋生存,等待行业春天的到来。(作者 韩乐)

标签: 甲醇现货 疫情影响 涉醇企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